連假第一天和阿芬約好一起去國圖,又轉戰台大圖書館借書。忙了一整天讀書寫字,鞋子裡盛滿了圖書館前春日磚地的積水,晚上我就猛撞了頭。連假最後一天起得甚遲,生了起床氣,覺得以養傷度過假期十分憂傷,憂傷到一個程度就覺得肚爛。中午和阿芬一起在便當店肚爛,吃到一半突然開始下起大雨,天甚冷,但兩人皆沒帶傘,肚爛到一個程度,跨過某個荒謬感溢出的界線,反而就開始覺得有點好笑,只好牽著手一起笑嘻嘻回家。
撞到頭的時候,頭像是有人不斷、持續地以手掌輕輕拍打那樣暈眩,於是放棄了原本計畫的櫻花一日遊,去戲院看了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、在家打了英雄聯盟,PO撞碎牆上瓷片的照片消費自己的頭。炫耀身體的傷害雖然非常荒謬,然而面對期待已久,卻終於毀壞的連假(也順便摧毀了女友的),除了顧左右而言它,給它一個可笑的詮釋角度、引領大家一起觀覽消費,好像也沒有更適合的方式面對了。何況頭撞到牆居然把牆的一個尖角撞碎,頭除了暈眩外,居然也沒有什麼內外傷,本身也真的夠喜劇性了。
服役之後相對較不常看電影,最近看的幾部是《健忘村》、《下女的誘惑》、《進擊的鼓手》、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。《健忘村》裡面,反派一群人明明是強力的喜劇演員,卻幾乎沒有發揮,結局雖然感人,但整部片就像是美秀的角色一樣:要酷不酷、要好笑也不好笑、要西部也不夠西部,每個地方都差了一點,又四散了沒有什麼意思的細節。《進擊的鼓手》非常好,但我非常不喜歡。《下女的誘惑》好劇本不解釋。
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,剛好非常適合在這個連假看。失去的時空、受到的傷害,全都無法修補,然而只要願意,生活還是可以繼續過下去。仍然有日出、也仍會有憂傷。導演和演員的演出都非常乾淨節制,值得一看。特別裡面哥哥的角色,那種不在場的在場,即使我不在,我也想告訴你「你是我在世上最信賴之人」遺留的救贖可能,其實是整部片(一直在下雪的情境、好像這世界的一切永遠都無法修復了)之中隱隱潛伏的暖流。反倒《樂來樂愛你》雖然也非常厲害,我卻不是非常喜歡。(其實我是跟導演不對盤?)
PS今晨醒來看某詩人臉書,連假也只是在以前我常去的鍋大俠吃石頭火鍋,覺得釋懷ㄌ
PS今晨醒來看某詩人臉書,連假也只是在以前我常去的鍋大俠吃石頭火鍋,覺得釋懷ㄌ